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艺术赏析

艺术赏析About us
李国英人物画赏析
发布时间:2015-10-13   查看次数:1031


 

 

        灵与肉的超越



        李国英人物画赏析


李颖

 
      谈及艺术作品的鉴赏,总离不开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剖析和对艺术特色归纳。作为传承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,许多作品带给后人的是社会文明的历史印记;读者通过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,影响着读者的审美取向;画家通过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,表达作者的精神诉求;画家通过对作品绘画技法的剖析,确定作品的艺术类别,创作技法的吸收及传承关系,艺术风格的创新,对后人艺术创作的影响。
      “没有情感参与的绘画作品,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品”,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,不是单纯的把绘画技法熟练掌握后,就可以创作出正真的“艺术品”的;只有将自己的感情、自己的思想、自己的精神诉求,借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表达、倾诉、阐述的作品;有情感参与的、所谓情景交融、触景生情、览物伤情,借物托情的绘画作品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。
        也就是说:只有用思想、用灵魂思考过,追问过,求索过,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,通过自己的画笔一笔笔的记录下来,包蘸着情感的笔墨,承载着画家高尚的思想,表达着画家精神诉求的绘画作品才是正真的艺术品。
        翻开中国绘画传世作品,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,都充溢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精神。画家们将自己的理想抱负,用手中的画笔加以描绘。例如:唐代孙位的《高逸图》,南宋马远的《秋江渔隐图》,元代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清代顾洛的《梅边吟思图》,清苏六朋的《太白醉酒图》等等,都是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自己的作品的来表达。这正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“进则建功立业,退则著书立说”、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精神实质。也是中国文人画的最高境界

李国英,82年就读于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,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,受中国文人士大夫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思想影响,将这种文人士大夫的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忧国忧民、忠君爱国精神,溶化到画家的血液中,形成了李国英绘画作品的思想主题。




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国画《我报路长嗟日暮》


         国画《我报路长嗟日暮》是画家在生活中,以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精神,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写照。画家借用中国历史上女诗人李清照的《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》的诗意,暗喻自己虽已是知天命之年,仍具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(东汉诗人曹操《龟虽寿》)的执着。和 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 (苏轼的《江城子密州出猎》)乐观心态。
画中女主人,清晨到庭院散步,抬头望见洁白的玉兰花开满枝头,在蔚蓝色的天空映衬中,分外皎洁;脚下绿草成茵,庭院里的花草次第开放,激起画家对青春年华的眷恋;女主人虽已年近半百,但对梦想的追求使她产生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。
        仰起的头,充满希冀的双目,情不自禁展开的手臂,几乎是要抓住什么东西:大概是她那追求了多年的梦想,抑或是自己一双梦想的翅膀;坎坷中没有倒下,是梦想的支撑,失意中没有认输,是梦想的支撑;诬陷、迫害,欺辱,宁死不屈,是梦想的支撑。

     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:“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,如何处置乎?”拾得曰:“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,你且看他。”

        女主人微微上翘的嘴唇,流露出追求理想的决心。她相信;“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到时候,她必定在其他地方为你打开了一扇窗”。画面以蓝天下的白玉兰表达画家理想社会,蓝天代表正义,玉兰花代表圣洁,庭院中的花草寓意春天的繁荣,这是画家理想中的生存状态。

       画中女主人采用传统工笔画与油画技法相结合的绘画方法,面部表情刻画细腻,纯净的双目中包含着对洁白如玉玉兰花的珍爱,清秀的面庞不乏理性的淡定。

       画中背景玉兰花用工笔和写意将花的远近虚实处理的简洁合理;庭院里的花木,有的采用油画的技法进行处理,有的寥寥几笔随意勾画。虽然随意,却是画家匠心独具,不拘泥于传统,也不照搬洋人的东西,一切皆因效果需要,信手拈来,洒脱而不做作。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国画《畅》



      国画《畅》描述的是女主人在繁杂的生活中,不乏文人的闲情逸致:晚间庭院里的信步,秋夜清风中的小憩;女主人抑或是在思衬着生活中爱恨情仇、悲欢离合,抑或是在揣摩着世态炎凉,人情冷漠;看上去纤弱的身体,孑然一身,却并不寂寞,并不彷徨;因为心中有梦,所以神情若定,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理想。

      画家用阴沉的背景,寓意着女主人生活环境中的一股恶势力的阴霾,身后的巨石,寓意着女主人坚若磐石的信念,虽体单力薄,却没有顾影自怜,微微举起的双眼,向着遥远的天空投射出期待的目光。

      画家对作品的背景处理,采用大写意和西画的技法相结合,包括人物的服装,都是用大写意和油画的粗线条的处理,粗狂、干练;对人物面部肖像的刻画,对人物的手和脚的刻画,都是细致入微,把女性特有的柔弱温情的一面,作了重点详细的描摹。是画家中西绘画技法有机结合的完美体现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国画《心远地自偏》



       国画《心远地自偏》,是画家借诗人陶渊明《饮酒》(结庐在人境)的诗意,设想着自己已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,逃到自己虚拟的理想田园环境里,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;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”。

       画中女主人由于厌倦生活中的矛盾纠葛,产生了逃避退缩的倾向,便尝试着与自己崇拜的诗人陶渊明学习,梦想着自己躲进了桃花源,正在向菊翁倾诉胸中的苦闷。

        画家或多或少感到自己血液里有一些东西,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泾渭分明,而与陶翁的思想恰恰契合,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青山;误落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”,画家所理想的生活应该是远离城市的喧嚣,在青山绿水间,独享一份宁静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 画面中女主人在自家庭院中,安闲的坐在吊篮里,随性、舒适、闲雅;左手握在吊篮上,右手打在腿上,姿态安闲,神情中透露出释然与沉静。

        画面背景一片嫩绿的草地伸向远方,天空已被茂密的树叶遮蔽,画面渲染的气氛与主题暗和。绿绿的草地,一望无边的林荫,虽然身在城市,总算能暂时逃开繁杂与浮躁,偷偷享受这份宁静快乐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对作品中女主人,采用国画工笔和西洋油画的技法相结合的绘画方法,进行细致的刻画,画中的女主人象是来自外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;她面颊清秀、双目纯净、神色安详、体态优雅;是画家用心塑造的理想中近于完美的女诗人、女画家的灵魂再现。

         画面中女主人的背景渲染,采用了西洋的油画效果,虚化了的草坪,虚化了的树荫,推远了画面的背景,以彰显主题-----女主人的美丽、高雅、鲜活;画面整体优美自然,是画家中西绘画技法巧妙运用的最佳效果。

       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国画《浸漫着暗香的幽谷飘来》


        国画《浸漫着暗香的幽谷飘来》,是画家人体画《灵魂的约会》系列作品之一,当恶魔披着人皮,把自己妆扮成“人”在世间作恶,阴谋诬陷、迫害忠良的时候,画家举起手中沉重的画笔,大胆的脱去披在身上的服饰,将一个赤裸裸的有血有肉的灵魂袒露世人,彰显人类灵魂的纯洁与美丽,远比披着人皮的恶魔更让人感到真实、纯美、亲切、自然;

        画家用善良,勤劳,自勉;用圣洁的灵魂昭示世人,祈愿人类不要为了虚荣,浮华,堕落到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恶魔。画家用赤裸而毫无掩饰的身体,寓意干干净净的心灵,才是“人类”这群高级动物拥有的本真。

         国画《浸满着暗香的幽谷飘来》中的人物体态丰满匀称,仪态优雅,面颊清纯,面部表情矜持但不乏自信,双目微微平视,略有所思;双手托举着橘红色南瓜,寓意着人生丰收的时节的到来。

        《浸满着暗香的幽谷飘来》中女主人手中托起的南瓜寓意画家几十年耕耘不辍的成果,脚下一条绿树成荫的小路伸向远方,女主人从这条小路中向观众走来,带给观众的是一个经过坎坷、磨难、痛苦、挣扎后,蜕变重生的自信,大气,娴熟、优雅的、具有时代文化气质的女性形象。

        画家在人物刻画上,采用中西画技法相结合的风格,人物工整细致,环境渲染粗狂写意,整幅画工写相间,浑然一体,背景气氛典雅,人物生动感人。既有油画的苍劲笔触,又不失中国画的细腻传神的感觉。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国画《丁香女人》

        国画《丁香女人》,是画家根据现代诗人戴望舒散文诗《雨巷》中塑造的雨中少女形象创造的,是画家心中清纯、沉静的美少女形象再现。

         她有“丁香一样的颜色”、“丁香一样的芬芳”、“丁香一样的忧愁”;她从深深的雨巷走来,“在雨中哀怨又彷徨”,又从诗人的眼前飘过,象梦一般散发着青春的气息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在少女的时候,曾被戴望舒散文诗中所塑造的“丁香一样的女人”深深地感染。带着少女般的情感,画家再造了的国画《丁香女人》,将诗人梦中的“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”留在自己的作品中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用手中的画笔,为诗人挽住了那份美好的记忆,再现了她“丁香一样的颜色”、“丁香一样的芬芳”;定格住她那“象梦一般的凄婉迷茫”;留住了她“太息般的眼光”。

         国画《丁香女人》中的女主人,正是诗人笔下的纤弱少女。女人的柔弱、凄婉之美,是艺术家描绘的重点,艺术家往往愿意将女人塑造成神话般散着芬芳,带着凄婉,心意彷徨的梦中形象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准确地把握住诗人梦中的“丁香女人”,或者说“丁香女人”与画家的情感状态有着某种暗和,才使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,对人物性格、神态、情感把握准确,生动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在作品创作时,没有刻意于“雨巷”二字,而是把主题锁定在“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”,画中的女主人神情“凄婉,迷茫、彷徨,步履彳亍”;慢走在花园里。脚下有石板铺设的小路,路边花草芬芳,在她的身边有一颗开满丁香花的丁香树,算是画家独具匠心,移花接木,暗扣主题。

         画中女主人的面部及双手是采用工笔画的技法,女主人头部微微仰起,肌肤白皙中略带红润,神情略带忧伤,眼中充溢着迷茫、彷徨;人物的服饰则是以油画技法进行绘制;宝石蓝的真丝立绒上衣,不经意间透着宝石般的珠光,颀长的裙子,自然下垂。

         从人物的服装色调,到花园中深绿色的花草树木,渲染着凝重、沉闷的气氛。这种气氛包围着女主人,增加了她内心的沉重感;虽然生活阔绰,却被一张无形的大网囚禁着,身体的不自由,是精神上“忧郁、彷徨、彳亍”的原因;在这种阴郁的环境中生活,难免会“消失了她的颜色,消散了她的芬芳,甚至是她太息般的眼光”。

         画家更希望这个诗人笔下的丁香女人,能够打开心门,跳出羁绊,大胆的向着自己的梦想迈出第一步,只有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理想,自信、快乐才会重新回到这个丁香一样的少女脸上。

        


上一条:暂无信息
下一条:暂无信息